2016年新三板进入万家时代 2017年私募做市试点有望落地

来源: | 2017-01-11 16:05:22 评论数: 我也参与

2016年,新三板进入万家时代。当年新增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,远超2015年的3586家;平均单月挂牌420家。其中,8月挂牌983家企业,创下历史纪录。

进入2017年,新三板的政策和投资机会备受市场关注。一些投资者和研究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私募参与做市、推出大宗交易制度、完善退市制度、挂牌难度提升以及创新层红利等政策细则落地的可能性较大,而新三板转板制度和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政策短期内难有明显进展;兼具扶贫和拟IPO概念企业的投资逻辑仍被看好。

私募做市试点有望落地

2016年9月,全国股转系统发布《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评审方案》(简称《方案》)。私募做市试点业务正式启动,首批试点机构数量不超过10家。之后将在总结试点效果的基础上评估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可行性。2016年12月13日,股转系统称,根据《方案》,深创投等10家私募机构将进入下一阶段的现场验收环节。这标志着相关私募机构参与做市业务试点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。多位市场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首批私募参与做市落地的预期基本“笃定”。

投中研究院分析师鲍威为认为,10家入围私募机构均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。私募机构参与做市,有助于缓解做市机构供需不均衡的局面,提高流动性。私募机构本身既是新三板的投资机构,也是新三板的做市服务机构,其在做市时将考虑更多的协同。新三板私募做市试点推行,有利于健全市场制度,是改善流动性的重要举措。2017年或将有更多配套制度推出,改善新三板的做市环境。

不过,从目前公布的投资规模看,首批10家私募带来的资金增量预计在几十亿元的水平,对市场流动性改善有限。

本次入围的一家私募机构高管指出,私募参与做市对市场流动性改善有限。但私募长于对初创期企业估值,对企业估值将更加精确。

新三板资深投资人胡炜表示,引入私募做市试点短期内难以影响二级市场大势,这项政策积极意义在于试点成功之后能否扩围。“若试点成功,不排除会有扩围。当大量的私募参与做市时,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。”

大宗交易制度料适时出台

进入2017年,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压力持续加大,不仅有来自新老股东的解禁压力,而且,2015年成立的最早一批新三板基金也陆续到了清盘期。在目前市场流动性较弱和股价频繁暴涨暴跌的局面下,市场人士认为,大宗交易制度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。

东北证券(000686,股吧)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,在退出压力大增的情况下,引入大宗交易制度成为了监管层的首选。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对大量大额资管计划退出起到承接作用,避免其砸盘,冲击脆弱的二级市场。

付立春同时指出,在大宗交易制度下,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不纳入实时行情和指数的进行计算。因此,大宗交易制度的引入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,将投资基金和大股东的减持对市场的冲击降至最低。

胡炜认为,推出大宗交易有必要且预计不会有太多障碍。大宗交易有一定的市场需求,推出大宗交易制度能够减少市场暴涨暴跌。主板大宗交易大多折价在5%以内,新三板推出大宗交易后,预计实际成交中将有较大的折扣,这将为一些资金方逢低布局优质公司提供机会。

挂牌节奏可能趋缓

12月19日,新三板进入万家时代。挂牌公司从8000家到9000家仅用了30个工作日,而从9000家到10000家耗时超过3个月。“监管层有意放慢挂牌速度,提高挂牌门槛,更加看重挂牌企业的质量。”有券商新三板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。

投中研究院认为,下一步新三板市场将着重质的提高。监管层有意通过调节挂牌节奏、完善退市机制,控制挂牌企业数量。政策方面,股转系统将建立挂牌准入的负面清单,重点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限制产能过剩以及淘汰类行业企业。随着对挂牌企业监管趋严、券商业务风险提升以及人工成本增加,主办券商推荐挂牌费用将随之上涨。

同时,主板券商将越来越谨慎。部分主办券商已提高了内部立项审核标准,包括对拟挂牌企业的收入、净利润、规模、行业等进行了事前筛查,以提高主办券商推荐挂牌的成功率。另一方面,新三板市场交投低迷状态尚难以根本改善的情况下,流动性不足的矛盾依旧较为突出,融资功能弱化,这也使得一批企业对新三板望而却步。企业挂牌积极性下降,从而影响挂牌节奏。

退市将常态化

此前由于挂牌门槛偏低,随着新三板的大扩容,企业质量参差不齐。部分挂牌企业规范意识较差,将难以适应后续的监管规则。严格化的信息披露要求和高压式的监管甚至成为了这些企业的负担。2016年10月,全国股转系统发布《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》后,新三板企业摘牌速度明显加快。实施细则对终止挂牌规定进行了细化,并对强制摘牌和自主摘牌两种不同终止挂牌类型提出了具体规定。

投中研究院分析师鲍威为认为,资本市场要想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力,就必须“有进有出”,既有完善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,也应该建立严格且合理的退出机制。合理的摘牌退市制度,是解决市场优胜劣汰、净化企业群体、解决市场鱼龙混杂和壳资源交易等问题的关键。退市制度的建立,促使不适合新三板这个平台的企业主动退出,减少不必要的损失。

洪三板合伙人曹水水则认为,新三板进入万家时代,挂牌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,股转系统应尽快明确退市制度,加强监管,严苛峻法。

差异化制度供给料增加

对于新三板的分层制度,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此前表示,2017年将以市场分层为抓手,加大制度供给,为不同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供给,使新三板既能包容早期创业企业,又能满足发展壮大的企业的需求。股转系统在2017年将以市场分层为基点,深化新三板差异化管理服务,妥善处理好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需求的问题。

自2016年6月推出分层制度后,新三板目前有952家创新层公司。不过,相比基础层公司,创新层公司的估值并不占优势。

随着调整分层日期临近,创新层的身份也有“贬值”的风险。洪三板董事合伙人曹水水表示,洪三板的测算数据显示,如果基础层企业保持2016年中报业绩增速,2017年5月份进行创新层名单调整时,粗略估算将有954家基础层企业符合创新层标准。这个数字比目前创新层企业数量还要多两家。2017年调整分层名单时,创新层公司将接近或突破2000家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。

中科沃土董事长朱为绛认为,第一波创新层政策预计在上半年推出,主要包括董秘资格考试和发行制度(包括突破35人定增、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的制度等)。

其中,定增突破35人限制被各方所关注。作为非上市公众公司,根据规定,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发行对象不得超过35名。而且,发行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,以及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,还需经过证监会批准。这使得新三板再融资审核时间过长、通过难度加大,由此加大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难度。

正反向并购将更频繁

联讯证券认为,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增多,上市公司参、控股挂牌企业将逐渐增多。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,能够降低融资时间和成本,提升整体估值,实现投资收益。参股新三板挂牌企业不但能够获取安全边际较高的投资收益,还可与挂牌企业实现战略合作,拓展业务领域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参、控股新三板企业能够获得实质性的益处。因此,2017年,此类案例将不断增加,挂牌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将更加紧密。

2017年,新三板并购市场将延续活跃势头。新三板公司积极寻求被上市公司收购,或主动并购上市公司。从长远来看,新三板作为上市公司并购池的角色不会动摇,且由于得到更加规范的运作,成功率会逐渐提升,更多重量级并购案例将不再只是仅仅刺激股价,而是企业的真实需要。

1月3日晚间,驴妈妈旅游网母公司景域文化发布公告称,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股票终止挂牌。对于主动终止挂牌的原因,景域文化表示,上举是为了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以及下一步更大更远资本运作服务。景域文化挂牌期间累计融资规模达到11.8亿元。从资本退出的角度来看,景域文化主动终止挂牌不排除被上市公司并购的可能,或者另寻上市地点。

此外,九鼎投资收购中江地产、和君商学并购汇冠股份、信中利间接收购深圳惠程等新三板公司反向收购A股上市公司案例的出现,或将逐渐改变新三板的传统形象地位。部分新三板企业通过快速成长,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,收购上市公司不仅仅是获得投资收益,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企业的战略布局。

局部牛市可期

尽管新三板市场整体看亮点不多,但仍有多条主线值得关注,新三板将进入局部牛市,包括IPO、扶贫等概念。

新三板资深投资人胡炜认为,目前新三板企业供给数量爆发式增长,而市场参与者并没有同步跟上。在不降低投资者门槛的局面下,流动性困局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善。因此,2017年新三板投资难有系统性的机会,行业前景不乐观、业绩表现不佳、没有IPO预期的企业可能探底,可能会有大量仙股出现。

胡炜认为,2017年,三个板块机会较为明确:首先是闯关创新层的机会。距离2017年调整分层不到4个月的时间,预计部分离创新层标准差距不大的公司将努力冲击创新层。这将带来投资机会,比如提高市值或者是增加做市商。另外,部分保创新层公司也存在一定机会。其次,2017年上半年将有不少新三板基金产品到期及限售股解禁,部分全年暴跌的个股存在短线机会。第三,对于IPO概念公司,应精选估值低、市值小,成长性良好的标的,同时着重关注公司的规范性。

本文相关推荐